
编者按: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为未来五年中国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连日来,全校师生持续深入学习全会精神,广泛开展交流研讨,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锚定“十五五”发展规划目标,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提升办学能力为核心,深化高质量产教融合,全面推进人才培养与内涵建设,持续优化专业布局,以职教本科建设为新引擎,为“新双高”建设和宁夏职业技术大学、宁夏开放大学建设提速攻坚,以奋发进取的姿态投身各项工作,以实干担当的精神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专栏,聆听师生们的心声与感悟。
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胡海林: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为学校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职业教育、开放教育战线工作者,我立足学校实际,形成三点核心感悟:一是把握精髓是前提。全会“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职业学校办学能力”等部署,与学校使命高度契合,为我们对接国家大局、找准定位提供根本遵循,唯有学深悟透,才能确保学校发展不偏航;二是深化改革是关键。我们紧扣宁夏“六新六特六优+N”产业布局,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核心,优化专业结构、动态调整课程,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促进“四链”融合。同时对标教育数字化战略,建设智慧校园与数字教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竞争力;三是提升治理是保障。作为党政办一员,我将带头强化服务与效率意识,提升协调、参谋、督查能力,推动学校决策落地。我将以全会精神为动力,立足岗位带领团队务实履职,为学校服务地方产业发展、开创事业新局面贡献力量。
就业与合作交流处处长 沈子雯: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置于首位,为职业教育指明方向。作为宁夏职业技术大学一员,我深感使命在肩。学校紧跟宁夏 “六新六特六优 + N”产业布局,以现代学徒制和现场工程师培养为抓手,构建起“四链融合”育人生态。数控技术专业与维尔铸造的“双建制”模式实现对口就业率 100%,畜牧兽医专业与晓鸣农牧共建学院的“三年三循环”培养,让学生精准适配产业需求。这些实践印证了全会“精准对接、同频共振”的产教融合要义,学校深耕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正是对全会精神的生动诠释。
全会强调的“高质量充分就业”,在学校体现为从“岗位输送”到“能力赋能”的转型。我们通过“岗课赛证创”体系、企业导师驻校等举措,让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出彩,在创业实践中成长,有效引导毕业生投身本地重点产业。
全会精神为舵,地方需求为向。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校企协同,以更多特色育人模式对接产业升级,让职业教育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中彰显更大担当。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王顺和:刚刚闭幕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迈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又一次战略总动员、全面总部署。全会最具标志性的重大成果,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这份纲领性文献高度肯定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在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等领域取得的极不平凡的重大成就,深刻阐明了“十五五”时期作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的承前启后地位,系统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明确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的战略方向与实施路径,成为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作为阐释全会精神、落实育人使命的核心力量,既要在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上走在前列,精准把握“六个坚持”重大原则、“七个方面发展目标”等核心要义,更要以守正创新的姿态推动精神落地生根:一是深化理论研习,筑牢教学根基。要以集体备课为重要抓手,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自立自强、共同富裕、美丽中国”等重点部署,推动全会精神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的有效转化;二是创新教学载体,增强育人实效。紧扣“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对接时代命题,在教学形式上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等方法,在教学资源上整合理论文献、实践案例等素材,让抽象精神转化为可感知、可认同的鲜活内容;三是强化实践赋能,推动知行合一。立足“大思政观”构建,常态化开展“行走的思政课”,打造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引导青年在观察现代化建设成就、参与基层实践中深化理论认同,实现“知、信、行”统一。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党支部书记 周小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新时代党建指明了方向,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坚持党的领导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根本。
后续,我们将把党建优势转化为育人效能,推动党建与职教发展深度融合。紧扣产业需求优化专业,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教学,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提升技能。着重培育德技兼修、工学结合的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引导学生树立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实际行动响应全会号召,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输送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让职业教育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远程学习支持服务中心主任 杨晓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并将其视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在这一战略布局下,开放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是构建终身学习体系、服务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二者优势互补,能搭建覆盖全民、贯穿生涯的成长立交桥,精准响应产业对人才动态能力的需求。要落实“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聚焦建设数字化大学,推动“四维升级”。一是在资源上,构建“知识大脑”:超越课程库,利用AI构建产业知识图谱,智能推送个性化学习路径与微证书,实现“因岗施教”。二是在场景上,打造“元宇宙实训”:运用数字孪生、VR/AR技术,复刻高成本生产线,将前沿“工作现场”零风险、无延时地转化为“教学现场”。三是在机制上,运行“学分银行”:依托区块链技术,建立个人终身数字能力档案,实现学习成果的权威认证与全域流通,畅通职业发展路径。四是在生态上,部署“智慧教育云”:建设集成“教、学、管、评”的云平台,通过数据驱动实现质量监控与需求预测,保障融合生态的长效与自适应。
总之,核心是以数字化大学为基座,打造一个能自我演化、精准赋能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人才动能。
团委副书记 尚竺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十四五”时期的辉煌成就,科学擘画了“十五五”发展蓝图,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青年成长成才提供了重要指引和根本遵循。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牢牢把握为党开展青年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要求,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引领广大青年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具体工作中,我将依托主题团日、青春宣讲、实践调研等多种载体,引导青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时,持续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以创新思维拓展服务青年的渠道和方式,弘扬求真务实作风,推动思想引领、创新教育与实践育人有机融合,切实增强组织活力、挖掘青年潜能。
今后,我将团结带领全校团员青年,以“技能报国”的扎实本领和“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努力在新时代征程中展现宁职大青年的卓越风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
宁夏农业学校团委副书记 焦雪菲:通过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我深刻感受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是一场历史性接力奋斗,需要我们青年一代勇担使命、奋发有为。作为一名团干部,我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凝聚青年听党话、跟党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青年思想武装的核心,通过主题团日、团课、社会实践等形式,引导青年深学笃行全会精神。同时,要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团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搭建更广阔的实践平台,鼓励学生在社会课堂中练就本领、锤炼品格,让“强国有我”的担当从理想信念转化为实际行动,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勇担青春使命。
健康管理与社会服务学院25级健康管理1班学生 张菲菲:对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强调传统医药价值等议题,我感触很深。作为健康管理专业学生,这不是遥不可及的,而是我们能亲手落实的。在学校上课,我每天练习推拿手法、记录艾灸点位;到社区实践,我帮助肩膀疼的阿姨揉开硬块、教老人练习八段锦。看着他们眉头舒展开,我就明白这些技能真的能帮上忙。
未来我想扎根基层,用这些“简便验廉”的中医技术,帮助居民调理慢病、做养生指导。这既是我对全会精神最真实的响应,也是把个人成长融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具体行动。
来源:各级党组织 策划:宣传统战部 编辑:高峰